关键词文章
《七律·到韶山》赏析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地名简介】
韶山在湖南湘潭县西北与湘乡、宁乡交界处,距湘潭45公里,是一条山峦绵亘的山冲,四周峰峦耸峙,林木葱笼,风景秀丽,相传舜南巡至此而奏“韶乐”以得名。其西南有韶山主峰韶峰,海拔500米,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也为韶山八景之一。《长沙府志》载,有韶氏三女,居山学道,有凤凰衔天书至,女皆仙去。山上有凤音亭,其南有东台、桃花洞仙迹可觅。昔人曾有“歌罢远游人不见,玉箫吹月过东台”之诗句赞颂韶山。毛泽东的故居就座落在韶山落脉处的韶山嘴对面,叫上屋场。毛泽东诞生于此,并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是他早年开展革命斗争的地方,是当时中国农民运动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瞿秋白曾称毛泽东和彭湃一样是“农民运动的王”。
毛泽东自1911年第一次走出故乡韶山,到长沙求学、投身革命,至1976年9月9日逝世的58年间,据《毛泽东年谱》记载,共回故乡8次:1915年2月,首次回乡过春节;1916年6月26日至7月9日,第二次回乡,探望患病的母亲;1919年10月,第三次回乡,母亲病逝,奔丧;1921年春节,第四次回乡,拜谒父母合葬墓;1925年2月6日至8月28日,第五次回乡,“养疴” 200天,创建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韶山党支部,创办农民夜校;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第六次回乡,共32天,毛泽东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59年6月25日至27日,第七次回乡;1966年6月17日至28日,第八次回乡,神秘地住在中外驰名的“西方一个山洞”——滴水洞别墅一号楼。
【写作背景】
1959年6月25日至27日,毛泽东巡视全国各地后,在罗瑞卿和周小舟陪同下,从长沙回到阔别32年之久的故乡。6月25日下午5时许到达后,下榻于卢家湾一号楼(现改为韶山宾馆松山一号楼),即与当地干部谈粮食、水利等情况,批阅文件至深夜。翌日黎明即去楠竹坨参拜父母墓地,访问邻里、故居,视察韶山学校,并与师生合影留念。下午,访毛氏宗祠,到滴水洞附近的韶山水库游泳,岸上围了许多群众,毛泽东游泳上岸后,还与农民群众合了影,又沿途视察生产情况。晚上自费设便宴请亲戚、烈属、老地下党员、老农协会员与老赤卫队员50余人叙旧言欢。客人散去,毛泽东回到韶山宾馆松山住房后,诗思如潮,浮想联翩,夜深不眠,一会儿来回踱步,一会儿躺下沉思,一会儿凭窗凝望。据身边工作人员说,毛泽东激动的几乎通宵未眠,后来靠在床栏和被子上,用报纸垫底,上面放一张白纸,用铅笔在上面写了涂,涂了又写,嘴里念念有词,哼来哼去,两个多小时后,停住笔,抑扬顿挫地吟诵着,吟罢,又拿笔写了一行字,于是这首《七律·到韶山》问世了。
【赏析】
这首七律,记述了作者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思想境界。
诗前小序,虽短短两句,28个字,却对故乡无限深情。作者以历史的高度,用如椽的大笔,为32年间韶山天翻地覆的巨变掀开了史诗的序幕。
首联与诗前小序相照应,表明此诗是对32年前往事的回忆和作者对故乡怀有一片深情。
别梦依稀咒逝川,写今日久别重逢,如流的岁月唤起了作者已依稀如梦的回忆。
别梦依稀,深沉地抒写了作者多少年来对故乡神驰梦绕的怀念。咒逝川,描绘作者对反动当局对故乡人民长期剥削、压迫岁月的咒诅之情,思绪错综复杂,细微深刻。逝川,逝去的流水,比喻流去的时间、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见《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唐代李白《古风》诗中有句:“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见:全唐诗卷161 )咒:诅咒。在这里用来表示对岁月如流的怅恨。“咒”字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叹,这个动词炼得极好,十分新颖。“咒”字也是诗人独特感受和主观态度的个性化的表达。如果不是对苦难制造者的深恶痛绝,不是对故乡人民的深情热爱,这个“咒”字是绝对想不出来。仅仅这一个“咒”字,便给“故园三十二年前”的“逝川”与“别梦”泼洒上了一层浓郁的色调。
故园三十二年前。故园,即故乡。32年前的故乡是怎样的一个故乡呢?当时的韶山异常贫困,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山林,被地主豪绅霸占。百分之六十的农户靠乞讨度日。当地民谣称:“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家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农民头上三把刀,债务租重利息高。农民眼前三条路,逃荒讨米坐监牢。”1925年2月,毛泽东回到韶山,一面养病,一面开展农民运动,领导群众向当地土豪劣绅展开“平粜阻运”的斗争。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期间,毛泽东曾回韶山住了3天,找到乡亲们开过多次关于农民运动的座谈会和调查会,并亲自听取了两年前自己亲手在湖南农村韶山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的工作汇报。在离开韶山时,他向乡亲发出气壮山河的誓言:“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了!”
三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5月21日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袭击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革命团体,屠杀革命群众,这就是马日事变(按:旧时用韵目代日期,马日即二十一日)。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自卫军战士拿着枪和梭标,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
颔联紧接上联,不但诗化、形象地概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武装与国民党反动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也象征全国军民与蒋介石的斗争。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承“前”字概括32年前革命与反革命殊死搏斗的历史。一个“卷”字状写了农民运动波澜壮阔、迅猛发展的声势。但是,农民运动却引起了地主豪绅极度的恐慌和无比的仇恨,他们和各派反革命黑暗势力勾结串通,用他们罪恶的黑手,用反革命的武装力量来镇压和杀害革命者,所以称之为“黑手高悬霸主鞭”。
戟,古代兵器。青铜制,将戈、矛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这里意喻武器处于劣势,指英勇反抗的民众武装所使用的梭标。
鞭,古代兵器。是一种像鞭子一样的兵器。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
高悬,高高举起。
对“黑手”,学者曾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说是指工农,因作者在另文曾说:“举起他们(按:指农民)的黑手,加在绅士们头上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的手是黑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但他们不了解一词多义,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在不同诗文中,就有褒贬两用之处。在这里,“红旗”与“黑手”一正一反,相映成趣,截然对立。如果说是同义词,则无法理解。“农奴戟”与“霸主鞭”,是两个绝对矛盾的对立物,并存是暂时的,最终是一兴一废,谁战胜谁的问题,如按以上理解,此联则解释不通,显然是误解。因此,在这里,黑手指的是反革命的血腥魔掌。霸主,指蒋介石。
还有的说,一般理解是“三座大山”,或者直接是一个地主剥削阶级的形象。
郭沫若曾就此词句问询作者,作者答复:“指反动派”。
作者在1959年9月13日《致胡乔木》信中明确说:“‘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
1964年1月27日,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请求,毛泽东对这两联作了口头解释:“‘咒逝川’、‘三十二年前’,指大革命失败,反动派镇压了革命,这里的‘霸主’就是指蒋介石”
由此可见,红旗”和“黑手”,在视觉色彩和感情色彩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当时“红旗”与“黑手”的斗争、“红”与“黑”搏斗的尖锐激烈。“农奴戟”与“霸主鞭”则是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缩影。
颈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承上启下,是全诗的重点,含义深刻。是对韶山、湖南乃至神州大地各族人民英勇斗争为国捐躯烈士的歌颂。因为农民运动受到残酷镇压,当会有很多革命志士牺牲,不过革命并未因此停止,而是按照“压力愈大,反抗愈烈”的革命规律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
首先,它概括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数十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两句诗饱含着作者对烈士们的深切怀念,充分肯定了先烈们献身精神的伟大意义。此外,这两句诗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教育和启迪着当代人:新中国是无数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它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了因果关系的句式来表现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它是议论,也是抒情。“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对上句“壮志”的具体说明。两句的重心集中在一个“敢”字上。这里的“敢”字,用得遒劲、有力、贴切,它雄浑刚健地体现了革命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敢”是胆量,是勇气,是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而一个“换”字,又生动地显示了革命人民改天换地、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壮举。作者采用这样的句式结构,不仅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具体内涵,而且也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崇高伟大。如果说“红旗卷起农奴戟”是用凝重的笔调描写了革命者的行动,那么这两句就是用高亢的笔调描写了革命者的精神。是啊,革命者只有不怕牺牲,敢于和反动派展开殊死的斗争,才能使韶山乃至整个神州大地的“日月换新天”,这也是对全国革命烈士的礼赞,是富有革命哲理的诗化警句。
尾联: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一流水对形象地描写了故乡旧貌换新颜的景象,生动感人。作者从历史的万千追忆中转回到现实。又承“新天”而描写现实社会的美好。眼前的现实正是革命者孜孜追求的“新天”。
在这里,作者具体描绘了以稻菽(这里指庄稼。菽,豆类的总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丰收景象:在6月农村的农忙时节,韶山一带那一望无际、葱茏茂密的庄稼像大海里的波浪一般,随风摇曳,涌起千重万迭的绿波,昔日过着牛马生活的广大农民,如今在生产斗争中,个个都是战天斗地的英雄,傍晚收工时,他们迎着黄昏缭绕的烟雾,高高兴兴地从田野上归来了!真是诗中有画。这是一幅当代农村新生活的风俗画。这“千重浪”的“稻菽”;这“下夕烟”的“英雄”,是眼前景,不出一望之遥;但它仅仅是属于韶山一地所有吗?它不同时也是全国广大农村的普遍风光吗?正是这对故乡的歌颂,同时也歌颂了祖国,并以这歌颂祖国的巨大热情更加深了对故乡的歌颂。主观和客观,个别和一般,就是这样水乳交融,融合无间;诗的形象意义,诗的艺术生命力,也就是这样获得的。
-
创建时间: 202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