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的“偷税漏税”事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这三大官媒竞相报道。
舆论上的态度主要有四种:
态度一,完全认为司马南被合作的MCN公司给坑了,他过于相信合作公司,忙碌创作而没时间了解税收,甚至有人做局。
态度二,这次司马南虽然犯了错误,但有缺点的战士改正了依然是战士,是同志,而且司马南即使真的存在偷税漏税也不能证明他批判的那些人就是正义就是对的。
态度三,司马南不是什么好人,但他批判的那些人也不是什么好鸟,不喜欢他,也不喜欢他批判的那些人,是狗咬狗罢了。
态度四,仇恨司马南,认为司马南的批判完全是瞎说,是民粹,是做“爱国生意”。这次被封禁,又出现一个黑历史,痛快。
对于这次舆论,我不想从他们的个人恩怨去分析,而是从阶级的视角去看待。
司马南如果生在东方大国印度会如何呢?
政治买办,资本买办,文化买办,三者合流,塑造一场虚幻的“满盘皆赢”的胜利。
印度餐桌上,三者盯着菜单举杯同庆。
资本主义的丛林法则,是鲁迅笔下的封建社会那“人吃人”的新形式。司马南无论如何能说会道,得罪印度高种性人,就会出现在菜单上。
印度依然存在着买办阶级,也就是有政治买办,资本买办,文化买办。一个有权,一个有钱,一个有名,三者合流,也可以说他们也很会构建统一战线,势力极大。
印度的买办都是些什么人呢?
在古代,有很多甘愿做地主的奴隶,他们依附于地主而活,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
在当下,印度的买办就是欧美洋奴,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是依附西方资本集团而活。
买办本来指商业上国人与洋人做生意,是中性词,但资本主义会让人异化的,由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由中性词变贬义词。
买办是利用自己国家与外国的差距来赚钱,人家外国强大的资本家凭什么要和你做生意?所以除了你有能力外,还要交出投名状,逐渐有着各种不光彩的把柄,并且在这生产关系发展了自己的人脉网,是有利可图的。他们当然不喜欢自己国家和民族强大起来,因为强大没有了差距他们就很难从中赚到钱,势必威胁到他们的这种生产关系,恐惧从棋子变为弃子。
所以你希望买办从外国赚钱回国投资高科技发展,这种是天真的,买办的反动性质不希望自己国家强大起来,又怎么会投资国内投资科研让祖国发展强大?反而在自己国家赚钱拿到外国花,在自己国家销售产品的价格比外国高。
你轻声细语揭露印度这种情况,他们可能不会在意,但你揭露也好讨论也罢,成为了社会舆论热点,就想办法让你成菜单。
印度的政治买办,就是不想依靠印度人民,而是依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发展,对盎格鲁撒克逊和犹太人不敢硬气。
印度的资本买办,依附西方技术和西方架构的世界产业链布局,国内赚钱国外花。
印度的文化买办,内心认为白种人最高贵,西方世界最文明,未来的发展靠欧美。盲目崇拜外国一切东西,贬低国内的人种和文化,认为国内什么都不好。他们老强调国人要正视印度与欧美的差距,有些差距确实是真实存在,但他们批判起来异常的兴奋,无比的幸灾乐祸,对国内充满各种鄙视,只认为自己是人间清醒。
买办们在意识形态上,他们崇洋媚外,是逆民族主义者,缺乏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利益上,强调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忽视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在依靠的力量上,依赖外部力量,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习惯于在外部势力的保护下获取利益;在眼光上,他们短视和功利主义,往往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甚至敢于损害国家的长期利益。
司马南在国内的矛盾,他犯了错误可以批判也可以依法处置,但这对广大人民来说,这种错误是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对敌人才是阶级矛盾。我们对他的批判是为了让其毁灭,让他出现在菜单上,还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