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阳和平老师B站动态里转发的抖音网友的一封来信。这位网友是一名来自山区农村的中学生,来信反映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当中的诸多弊端。学生感到受压迫、感到焦虑,这是普遍现象。网上有一个说法,近年来我国有45%的中学,发生过学生自杀事件。
究其原因,有的说是应试教育的问题。应试教育只管抓分数,而且强迫学生进行高强度学习,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另外,还有人更深一步,讲到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性质,就是说,家长普遍逼迫孩子高强度学习,以便今后改变命运、实现阶级跃升。这一点,才是说到了问题的本质。
我在微信里看到一个“可乐老师讲家庭教育”这样一个视频。视频里说,江苏有一个小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在班里靠后,家长就在寒假里安排孩子上补习班,春节只休息了5天。寒假过后,孩子便得了重度抑郁症。
可见,这种企图出人头地,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内卷”,已经扩散到小学了。
我们说,无论是应试教育,只抓分数的教育制度;还是阶级跃升,出人头地的社会观念,都是应该大力揭露的!然而,未明子却在B站发视频评论,他说无产阶级出身的中学生如果不忍受这些压力去拼命学习,就是对本阶级的背叛!
我们就奇怪了,无产阶级出身的学生,无论是考大学、还是不考大学,都要去作雇佣劳动的奴隶。如果不考大学,就是对本阶级的背叛吗?
其实,一心想通过考大学、达到阶级跃升,有这种想法的人,才是企图背叛自己的阶级。
未明子摆出来的姿态,就是“劝学”的姿态,就是劝告这些精神上受压的中学生,让他们去忍受、继续进行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这位未明子还反问青年学生:“你觉得你是受了高等教育好,还是不受高等教育好?”
其实,未明子在这里,分明是在偷换论题。因为,目前青年学生普遍吐槽的,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呆板教学方法,是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后果,而不是“受不受高等教育”的问题。
我们说,如果应试教育不是以“阶级跃升”这种功利主义为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高强度训练,而是寓教于乐、让学生爱学、乐学;如果上大学不是为了往上爬、而是能够实现某种崇高的理想,那么,学生们当然愿意刻苦学习,当然愿意考上大学。
以上所有这些,无论是单纯抓分数的“应试教育”,还是让学生通过“应试教育”改变命运的功利主义思想,都属于教育制度问题。
可是,未明子却认为,有些学校的教学枯燥、逼迫学生进行高强度训练,是因为那里没有好老师,他说这是地区不平衡造成的。他说,这不是教育制度问题,这是教育制度的贯彻实施问题。
未明子说,要想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就要贿赂老师。未明子甚至说:“让你们的家长打扮漂亮一点,去勾引老师,老师就能把更好的教育资源给你。”
从这句话,我们就充分看出,未明子是一个多么低级下流的人。而且,他在视频里,满嘴脏话,完全像一个小混混。
前段时间,B站上有一个视频,讲浙江温州有一名女教师,因为学校里实行末位淘汰制,而她教的差班,学生考试平均成绩居于末位,因此这位老师就被逼下岗。但是这位老师非常不理解,所以在学校里自缢身亡。
大家看看,这难道不是教育制度问题吗?由此可见,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不仅害了学生,而且害了老师。
我们说,教育现状要改变,首先要改变教育制度。从根本上,要改变私有制社会下选拔“人上人”,这样一种类似“科举”的模式,才能把教育、教学变成真正的“育人”过程,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负担、不是受压。
可是,未明子却表示,他非常认可现在的教育制度。他所说的教育制度指的是什么呢?他把应试教育比作科举制度。他说,因为有了这样的制度,才保持了社会公平。
可见,他所说的教育制度,就是应试教育,就是通过应试教育选拔“人上人”的制度。
未明子叫嚣说,如果按照完全的市场经济,你们这些底层出身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学上。
未明子以教训的口吻,告诉青年学生们,对当下的教育现状要知足,对现实的教育制度要顺从。
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未明子是认同所谓的“科举制度”、认同教育功利主义的,他完全无视青年学生的内心成长。所以说,未明子是一个已经被现实社会同化了的庸人!
像未明子这样的说教,青年学生们不是每天都在听到吗?
其实,通过应试教育选拔“人上人”的制度,是在政治上维护等级制、在经济上维护私有制所必需的。换句话说,是市场经济所必需的。
像未明子所想象的那样,在教育制度上完全实现市场经济,把教育资源一点儿也不给穷人,那是不符合资产阶级精英集团的长远利益的。
即使如此,当今我国的教育,不是也分三六九等吗?如果家长很有钱、很有社会关系,其子女完全可以不必经过痛苦的高强度学习,而是花钱上好学校,甚至直接出国深造,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只有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必须通过痛苦的“内卷”,去实现自己主观期望之中的“阶级跃升”。而且,这种“阶级跃升”现在也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未明子还要让穷人家的孩子去感恩戴德,去知足、去顺从。
未明子轻蔑地把中学生称为“小屁孩”。他说,你们这些“小屁孩”心智发育不全,没有资格谈论教育制度上的问题。
其实,青年是社会的寒暑表,教育制度的改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进步,什么时候都是靠青年学生来提出意见、来进行推动的。中学生是当下中学教育的亲历者,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