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任何理论,都要了解它的前提条件。
看待任何口号,都要了解它的当时背景。
看待实用主义,也都要了解它的局限性。
跟大家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
有一句名言叫“发展就是硬道理。”
这句话有道理的,但还需深入去了解。
比如应该看到前提条件。
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为了广大人民才是硬道理。
需明确为了谁而发展,又如何去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比奴隶社会时期是进步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有了很大发展,但老百姓却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无论说不说发展,这个世界总是要向前进步的,本质上是由人民的需求和经验积累来决定,你强不强调它都会往前走,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只不过有快与慢,顺利与曲折的区别,也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规律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但怕就怕在人们在曲折中吃二遍苦。
后来我们是如何去发展呢?
集体经济变为单干和市场化,也就是发展的经济基础的方向已经变了。
我们又是为了谁而发展呢?
出现了分层。
比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高质量的发展?
具有可持续性、人民性、重科研、有长远性和重视工人福利等,是高质量的发展。
前三十年的工业化体系是高质量发展。
前三十年的自主科技研发是高质量发展。
前三十年从源头重视公平是高质量发展。
透支未来、泡沫化、破坏环境、牺牲劳动福利、恶性竞争、依附别国科技、只为短期暴富等行为,这些都是负质量的发展。
“激荡三十年”,一些先富如何发展的呢?
有多少人让公变私,肥了自己家族?
那位王老板当初倒卖物资的铁路运输火车皮是怎么来的?还有和他类似的房地产巨头们,当年的地又是怎么拿到手的呢?
一些本地的所谓“家族企业家”,有多少与黑恶势力有关联?有多少利用关系慢慢把三线城市以下那些建筑、材料、菜市场、KTV垄断?
有多少打着科技公司的名号而依附他国技术生存,几十年也舍不得投入科研上。
又有多少过度开采煤矿来赚快钱的?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阻碍科技进步,房地产发展透支未来,一些煤矿开采曾经破坏了不少环境,富士康工厂加班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