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财商不够用”?大学生需要怎样的社会常识课

即将走出校园,不知道劳动合同该防哪些陷阱,也不知道被毁约要如何维权;与心仪的对象产生误会时,自觉“情商不够用”,难以妥善地进行沟通和解决;挣到了第一笔工资,却一不小心踏入“消费贷”等理财陷阱……校园时代,形形色色的烦恼困惑让不少大学生深感焦虑。

日前,据《光明日报》报道,网络话题“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在近期登上各社交平台的热搜。面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难题、风险,部分高校尝试开设恋爱课、法律通识课、财经素养课等社会常识素养类课程,帮助大学生缓解“成长的烦恼”,解答其“最初的迷茫”。

对此,有人认为这些课程很实用,值得推广。也有人认为,社会常识虽然重要,却没必要由大学专设课程去普及。毕竟,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已经非常丰富,大学生如果遇到现实问题,随时可以到网络上搜寻资料,“自助解决”。

客观来讲,这一担心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些课程如果只是停留于传授浅表层面的实用知识,似乎与高等教育的本义并不契合。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各个渠道中的信息非常庞杂,大学生对社会常识的需求也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经济、法律等领域的底层逻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很难清醒地辨别是非、保持定力,很容易被各种社会上的“坑”所忽悠。

因此,大学开设社会常识素养类课程,无疑是有意义的。如何在课程设计上超越简单的实用技能传授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是更加关键的问题。

就拿大学的财经素养课来说,教育的目标并不是手把手教学生变身理财高手,也不是简单教授理财避坑攻略,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社会运行逻辑与金融常识,让他们搞清楚不同投资方式背后的风险和机会所在,从而更加清醒、理性地进行理财选择。在掌握了科学的经济学思维后,大学生自然可以识破各种迷惑性的话术,看到不同金融产品的本质,自主避开“消费贷”等理财陷阱。

同样地,大学中的恋爱和婚姻类实用课程,也不该止于传授恋爱和沟通技巧。事实上,在很多婚恋现象背后,都有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影响,牵涉到不同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据报道,武汉科技大学的一门选修课程——恋爱婚姻经济学,就针对“天价彩礼根源在哪儿”“婚姻制度如何演变”“好的婚姻形式如何产生”等诸多现实问题,展开了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分析,成为一门社会常识“爆款”课。

相比于简单地“教人恋爱”,这种以社会热点现象为支点,深入下去进行探讨的课程,不仅能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也能促进学生对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理解社会现象的能力。

总之,大学之道,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智识的培养。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常识类课程中真正学有所得,就要在课程设计上更加用心,鼓励老师将社会现实与理论知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要避免枯燥的、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方式,也要警惕过于浅表化的知识输出,从而让大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当然,作为主体课程的补充,大学也可以开展关于防诈骗、维权、租房等方面的实用技巧科普。不过,有些社会常识不一定要开设专门课程,工作坊、系列讲座等形式也许更加适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