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点-网站精选 - 2710家上市公司年报预告:亏损者占比48%,传媒、房地产是重灾区
2710家上市公司年报预告:亏损者占比48%,传媒、房地产是重灾区
Information
作者 | 方静
出品 | 奶酪投研
上市公司业绩折射着各行业乃至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截至1月25日,A股已有271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总体来看喜忧参半。
根据Wind数据,若按预告净利润上限统计,盈利和亏损公司占比分别为52%和48%;若按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统计,增长和下滑公司占比分别为49%和51%。
分行业来看,传媒、房地产、建筑装饰等亏损公司占比较高。*ST金科是已披露预告中唯一亏损额超过200亿元的公司。
预告亏损公司1305家
在纳入统计的2710家公司中,若按预告净利润上限统计,有52%的公司盈利,14家公司净利润在100亿元以上,4家公司在500亿元以上。
中国人寿、贵州茅台、中国神华、宁德时代预告排名前列,2024年预告净利润上限分别为1126.05亿元、857亿元、600亿元、530亿元。
另一方面,预告亏损公司有1305家,占比48%,13家公司亏损额超过50亿元,*ST金科、金融街、隆基绿能、TCL中环、首开股份排名前五,净利润上限分别为-205亿元、-90亿元、-82亿元、-82亿元、-75亿元。
*ST金科1月23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预计亏损205亿元至285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87.32亿元,业绩下滑明显。
公司给出的业绩变动原因说明是:一是受各类因素影响,公司整体项目销售下滑,本期达到交付条件的项目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导致本年结转利润减少;二是公司存量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的同时,部分项目因融资逾期未归还,导致符合利息资本化的项目及对应的金额减少,对应有息负债利息费用化金额增加;三是报告期内公司部分房地产项目存在减值迹象,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减值进行初步测试,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四是受公司流动性风险持续影响,公司继续计提相应违约金等损失。
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2023年虽然净利润有所下滑,但依然盈利107.5亿元,然而2024年一季度开始出现亏损,前三季度已亏损65亿元。年报业绩愈发不乐观,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2亿元到88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该公司在预告中表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继续保持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在产能出清和快速技术迭代周期中,公司坚持稳健经营,以创新求发展,BC二代技术和前瞻性研发连续突破,BC技术规模化发展条件成熟,美国本土优势产能顺利投产并实现盈利,灯塔工厂先进制造模式快速推广,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变革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BC二代产品产量占比很低, 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产生亏损,导致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无独有偶,另一位光伏行业的“难兄难弟”TCL中环也在2024年转盈为亏,2024年预计亏损82亿元至89亿元。
其业绩预告表示: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处理影响,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相对竞争力不足,在行业周期底部进一步拖累经营业绩;此外,公司海外子公司Maxeon正处于经营转型期,对报告期内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传媒、房地产亏损公司扎堆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是各行业景气度的缩影,观察2710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可以发现,部分行业亏损公司占比较大。
按预告净利润上限统计,有13个行业(申万一级行业)2024年预亏公司占比数量超过50%,传媒、房地产业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
传媒行业包括游戏、电视广播、影视、出版等细分行业。其中亏损额较大的包括昆仑万维、完美世界、ST广网、贵广网络、万达电影等,2024年预亏均超过8亿元。
昆仑万维1月23日发布的业绩预告表示,预计亏损13.9亿元至19.9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2.58亿元。
该公司在预告中表示,受公司自身投入加大等影响,本报告期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具体来讲,为巩固公司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产生的各项短期成本与相关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期利润表现;另一方面,投资收益表现亦不及去年同期,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投资亏损预计共11亿人民币。以上两大因素综合导致本报告期业绩出现亏损。
完美世界1月18日发布的业绩预告表示,预计亏损11亿元至13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4.91亿元。
该公司在业绩预告中对亏损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游戏业务方面,公司于传统优势赛道之外,谋求多元化发展,成功摸索出以《幻塔》为代表的潮流创新品类之路。但另一方面,过去几年,公司对市场变化前瞻不足,产品布局欠妥,同期推进了多个大中型项目,部分研发团队没有及时跟上项目的创新力度及品质要求,公司管理流程没有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致使部分项目未能实现预定目标。
影视业务方面,公司聚焦“提质减量”策略,并成功开拓短剧赛道,但现阶段体量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所在的影视长剧赛道竞争加剧,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内容集中,中腰部剧集的市场规模及盈利空间被挤压,同时公司部分影视剧的题材选择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受众及市场表现,项目管控亦未能及时优化调整,致使部分项目收益未达预期。
房地产行业也是亏损重灾区,已披露预告的59家上市公司中51家预亏,预亏额超过10亿元的有20家。
除了上述提到的*ST金科,金融街、首开股份、荣盛发展、华侨城A、中交地产预亏额也均在50亿元以上。
金融街1月24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预计亏损90亿元至12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46亿元,业绩恶化较为严重。
该公司对于业绩变化进行了说明:2024年度,公司房产开发业务采取包括调整销售价格在内的多种销售策略,积极促进项目销售去化,实现销售签约额约195亿元,实现并表销售回款约110亿元。由于房产开发销售业务毛利率有所下滑,根据项目实际工程进度和结算进度,预计公司整体经营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8-38亿元。
此外,公司持续盘活存量项目/资产,一是加强政府沟通协商,实现北京房山金悦郡项目整售给地方政府作为回迁安置房以及苏州融悦湾写字楼整售给地方政府,公司根据合同价格计提减值准备;二是公司将天津瑞吉酒店、惠州喜来登酒店销售转让给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酒店管理公司,公司根据评估结果(评估价值以经国资监管机构核准的评估结果为准)计提减值准备。上述盘活存量项目/资产累计销售/转让金额约26亿元,2024年年内实现回款约8亿元。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1亿元。
统计结果还显示,与房地产紧密相关的建筑装饰行业,业绩状况亦不甚乐观,亏损公司占比接近70%,*ST东园、ST中装、中化岩土、棕榈股份等预亏额都超过10亿元。
“家装第一股”东易日盛2024年预亏7.12至10.68亿元,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亏损。2022年至2023年,该公司分别亏损7.51亿元、2.08亿元。
该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动关闭部分亏损的分公司和店面及部分高成本、低效率的大店,以利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因前述战略性关闭店面产生连锁反应,导致被动闭店,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同时闭店导致的损失及员工离职补偿费用也大幅增加,使公司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
相对而言,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家用电器、美容护理亏损公司数量占比较低,均在30%以内。
随着年报季拉开序幕,上市公司交出的答卷将陆续揭开面纱,各公司业绩指标排名会如何演绎?各行业会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奶酪投研》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