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逝世,重新设计。
前后三十年有何不同?
思想与理论有何区别?
需要系统整理当代史来分析这两个问题。

壹
对于“理论”,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
比如“不争论”,提出已经几十年了,我们不应该停留在原地思考,需要在原来解放的思想上再解放,需要与时俱进去分析。
一,对组织来说,讲不争论时,更需要了解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才符合对立统一。
内部要自我批评,同时接受外部的批评。
内部要整风运动,同时接受人民的监督。
二,对国家来说,讲不争论时,更需要了解阶级斗争与法律,这才符合对立统一。
革命党就是要敢讲斗争精神,讲“熄灭论”后,贪官污吏出现,为富不仁出现,无良公知出现,反而丛林法则充斥着社会。
三,对国际来说,讲不争论时,更需要了解斗争求和平原则,这才符合对立统一。
我们曾经是第三世界领袖,美苏争霸本来只能做棋子,硬是以斗争精神和智慧操作让我们从棋子变为棋手。“红”去“求”来,搁置争议,我们放弃意识形态输出,最后反而被西方搞的普世价值观输入进来。在舆论战中,精英带队低头,很多成了西方思想的皈依者,甚至跪下甘愿被其奴化,逐渐成为精神和文化的亡国者。
如果我们继续以主观、片面和静止的态度看待“不争论”,将会发生什么呢?
不争,最后会变成如动物般竞争。
不论,最后西方进行普世价值观进攻。
不议,权力、资本和知识逐渐会异化。
不吵,部分年轻人出现消极躺平。
“不争论”只是理论中的一个,还有“猫论”、“过河论”、“先富论”、“防左论”、“两手论”、“向前论”、“如果论”……
要用导师的主义和思想去看待理论!
贰
对于“思想”的理解,有三方面需要注意。
1.把思想理解浅了的,要丰富其意义。
2.学习思想碎片化的,要形成一套体系。
3.被抹黑歪曲思想的,要正本清源。
align="center">
就拿“思想”中的“实事求是”作为例子来分析,对其意义正本清源,让其意义丰富化,使其意义体系化,这样才能立体地理解“思想”。
当下对“实事求是”通常讲前半部分意思,而毛主席所阐述的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就是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研究出规律,以此用来指导行动。”
伟人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说得很清楚。
有四层意思:
其一是客观的事物;
其二是要调查研究;
其三是找出内部联系,找出规律性;
其四是用来指导实践。
这四层意思不就是《矛盾论》与《实践论》的内容吗?前论主要讲述认识世界,后论主要讲述改造世界,所以实事求是就概率了毛主席的“两论”。我这总结,只不过正本清源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罢了。
用毛主席阐述实事求是的意思看待一些舆论问题,我们就更能看清其本质。
比如有人说设计师开创性提出“一国两制”,最后成功解决了香港回归的问题。
这是“求是”,但不是“实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把香港作为对外沟通的窗户,在一个国家实行两种制度,社会主义作为主体,用这方案解决香港回归符合当时发展规律性。
这是“求是”。
但“实事”是:
“一国两制”的核心思想是一脉相承,最先是由毛主席和周恩来提出这构想,而且明确提到把香港作为对外沟通的窗户,特别对台湾,允许他们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用实事求是来审视,更容易看清迷雾。
但要做到实事求是很难的。
因为隐藏着“阻碍三角”:人心,人思,人行。
三角具有稳定性,这阻碍三角让我们做到实事求是很难,是人自身的“三座大山”。
“人心”方面,如果做不到至诚,做不到毛主席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你的私心太多了,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你就会睁眼说瞎话,说话做事不客观。或者你的欲望太多,有时候会遮住你的双眼,导致你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人思”方面,如果认知低,了解少,还不去调查和看书,或者不懂得如何看书,看了又不思考,那你就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把毛主席的“矛盾法则”、“持久战”、“游击战”、“统一战线”、“阶级斗争”、“聚焦思维”和“总结经验”等归纳为“人思”方面。这些都是方法论,都有案例,都蕴含着智慧哲理。
比如“游击战”,毛主席是第一个把游击战从战术变为战略的伟人。战略和战术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对矛盾,毛主席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会互相转化。在抗日时期,把游击战的战术问题上升到战略问题,这符合以空间换时间。
“人行”方面,有两句很重要的话:
“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
懒得调查,瞎说一通,如何能够实事求是?不改造世界,理论束之高阁,这是完成实践的一半,而且如何证明你的正确?
“人心”与“人行”又是有关联的,比如你缺乏勇气和斗争精神,很多事你就不敢做。
“人思”与“人行”也有关联,你的认知低,懒看书,懒思考,仅凭经验主义,总结不出理论,时空一变,很大可能会失败。
“人心”与“人思”还是有关联,你的心思完全在赚钱上,你的思考就是如何搞钱。你的态度站在资本家立场,那么你的思考都是在想如何证明“剥削有理”,对别人批判为富不仁者,你的思考主要聚焦如何批判那些人破坏营商环境。
“阻碍三角”存在着对立统一的。
学习毛主席思想,就要学习毛主席如何克服“阻碍三角”,以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我们辩证地看待理论,以三个方面看待思想,然后再区分两者的区别。
比如革命与改革。
建桥过河与摸石头过河。
集体与单干。
斗争求和平与韬光养晦。
大寨与小岗。
阶级斗争与猫论。
为后人打基础与寄托后人智慧。
十个没有与十个如果。
为人民服务与为人民币服务。
……
这些都存在鲜明的对比。
两载光阴换人间,五类渐返圈中仙。
二十年月多少事,八仙红尘真假心。
注解:
两载——1976年到1978年。
五类——黑五类。
二十年——1977年到1997年。
仙——自视甚高,脱离凡间。
-
创建时间: 2025年3月05日
-
最后更新: 2025年3月05日